今后几年只在民生领域创业?瞧瞧“馒头哥”的经历
进入2020年,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,大众创业的势头并没减弱。对此,不少专家建议创业者,今后几年最好只做民生领域的项目。
民生领域创业真的好做吗?在民生领域创业要把握哪些关键点?有成功路径参考吗?
今天给大家介绍“馒头哥”——中之杰食品创始人王福胜的创业经历,也许能给你一些有益的启发。
王福胜2002年白手起家创立中之杰,以主食厨房和烘焙产品切入市场,目前中之杰有员工1500名,加工场地数万平米,在东北高端商场和超市有120余家专卖店,名副其实的“东北面食一哥”。
一、基本功决定成败
“民生领域涉及人的衣食住行,是刚需,市场潜力大。但进入门槛低,竞争激烈。做民生行业不可能一夜暴富,靠的是长期积累,所以,基本功决定成败。”
这是王福胜创业18年最深的感受。
选择主食行业创业,一是王福胜个人对面食的喜爱,另外也是看到东北主食厨房行业的潜力。
18年前,东北的面点主食行业正处在萌芽阶段,一些行业前行者和当地的几家百年老店都在发力,但他们的思维基本还停留在如何开店和装修上。
王福胜当时就想:“我做就要做不一样的。主食行业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什么?无非干净和真材实料。这两点我要让消费者一下子就能够感受到。”
从北上广一线市场考察获得的灵感,他决定将西点行业开放厨房现场制作形式引入主食行业。现在,开放厨房形式已经很普遍,然而在18年前的东北主食行业,绝对算是创举。中之杰开放厨房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中国面点行业的一面旗帜。
开放厨房形式把干净和真材实料的初步印象给顾客树立起来。然而现场制作也是一把双刃剑,员工稍有点不卫生现象都会被顾客尽收眼底,一旦发生,影响更坏。
要把一贯行为豪放、不拘小节的东北员工训练成捏针绣花式的精细风格,王福胜可费了老鼻子劲。
王福胜最开始采取的是培训教育的方法。后来发现表面的卫生是改善了,但经不起细瞧,在不经意间、在一些看不到角落里,总会发现一些差强人意的状况。
王福胜终于明白,靠人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,必须要用流程、工具、制度才能彻底解决问题。
他开始着手建立企业质量标准化体系。在卫生的标准化管理中,对人的清洁从头发到指甲有几十项明确细致的要求,一举一动都给员工做出规范。
与此同时,他给员工配套相应的工具,工服、头套、口罩、手套、夹子……尽量减少员工用手碰触食品的次数。
此外,还有检查和考核这道防线。干净卫生不光是员工的日常考核项,更是店长管理的重要考核指标。公司品控人员不定时现场抽查,一旦发现违规行为,有权当场罚款。
在标准化的品控体系中,王福胜把“不合格原料绝不采购”作为第一原则。
因为他深知,食品这东西好不好,老百姓一吃就知道。所以中之杰很早就开始 “全球寻找食材”的行为。虽然成本提高了一些,但带来了更好的口感和更稳定的出品。总结下来,王福胜觉得值。
靠这一点一滴的细功夫,中之杰把干净和真材实料的印象刻进消费者的意识中。
“现在反思,我自己觉得这是中之杰成长到今天规模的核心原因。”王福胜说。
二、持续创新,带给顾客惊喜
对于主食厨房的日常经营,王福胜总结了一句话:总是满足,时常惊喜。
总是满足是指产品能满足顾客的日常所需。中之杰主食厨房提供馒头、包子、花卷之类家庭日常主食,并且能把口感做出了不一样的感受。
以中之杰销量最大的豆沙包为例。有顾客曾这样形容中之杰豆沙包:
吃过很多豆沙包,要么干,要么硬,要么馅烂如泥。中之杰豆沙包是可以看见豆沙颗粒的,吃到嘴里既有一定嚼劲,又很润滑,火候掌握得非常到位。甜度也刚刚好,他们应该加白糖的,但给人感觉像是红豆散发出来的自然甜味。
时常惊喜是指中之杰总是不定期推出新品,变着花样带给顾客新鲜感受。
王福胜心里清楚,生活越来越好,人的口味也越来越刁,再好的东西总有腻的时候。虽然是做主食的,也不能永远守着那些成熟的产品。
就拿今年端午节来说,即使在疫情情况下,中之杰还是推出了一个爆款新品:杂粮粽。
杂粮粽乍听上去很不合理:粽子是软糯的,杂粮是粗糙的,他们放在一起,口感会好吗?
中之杰通过技术手段将看似不合理的两者结合在一起,藜麦粽、玉米粽、红豆粽、黑豆粽……给传统粽子穿上一件健康的外衣,还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口感。
最受欢迎的是藜麦肉粽。藜麦外形有些像鱼子酱,经过工艺处理,吃在嘴里又会呈现鱼子酱的Q弹感。“像吃鱼子酱”,在宣传的引导下,这句话一下就引起顾客的共鸣。
王福胜做产品创新也有2个秘诀:多看+嫁接。
多看就是到处看,到处学。太阳底下无新鲜事,市场能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。所以王福胜很多时间都在市场上。国内国际开会之余,就是走街串巷寻找美食。
嫁接就是看到好东西并不照搬原样做,而是融入新想法,和其他产品进行结合,制造全新感受。
胡适先生都说,创新就是模仿十足后的一点新花样。
中之杰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。就拿2020中之杰主推的千层酥冰心月饼来说。
外层的千层酥技术是王福胜带领研发团队花费数年时间,经过上万次试验“复活”的一门百年传统绝技,可以把酥皮做到每层只有0.47毫米厚。很多顾客一看到千层酥的外表就爱不释手,喜爱的不行。
中之杰在此基础上,又将千层酥和日本的雪媚娘结合,推出千层酥冰心月饼,使一块月饼呈现3种不同口感:入口酥软,中层冰糯Q弹,内层浓浓果仁香。
三、用诚信刺破创业障碍
每一个创业者在初期时,都会经历一段极其艰难的时光,缺人、缺钱,什么都缺。
尤其民生领域创业,小本小利,打的是持久战,靠的是日积月累。
“渡过这段时间的秘诀,除了坚持,就是诚信。只有诚信才能将把每一天的工作变成积累,才能让周边的环境、资源变成正循环。”这是王福胜的经验。
王福胜在创业之初,他人生的最大“天问”是到哪里能筹到钱!他急需购买各类厨房设备,来提升食品品质和扩大产品线。
2003年初冬的一天,王福胜心中打鼓来到厨房设备一条街转悠。有家店老板和王福胜有过一面之缘,认出王福胜。王福胜当即忐忑提出赊账请求。老板的脸顿时冷下来说:“小伙子,我们店从未赊过账呀,这款厨具2万元,不是小数目。”
“现金我一时倒不开,你看过我的店,回款很快的,请给缓几天,我一定还上!”王福胜诚恳道。
店老板仔细审视王福胜,思虑很久才说:“好吧,这还是开店以来第一次赊账,我信你啦,看你是个干事的老实人。”王福胜含着泪光和老板签下人生第一份授信协议。
这次经历让王福胜更加意识到做生意诚信的重要。
创业之初,拆东墙补西墙的事经常发生。但是不管困难有多大,王福胜只要承诺的事,一定说到做到。遇到资金一时周转不灵,他宁可向亲属朋友借,也绝不拖欠员工工资。
这在当时的东北食品企业里是很难得的。这种说一做一的风格为中之杰稳定了一大批忠心耿耿的老员工,也为吸引其他人才的加入创造好的环境。
四、巧借力实现小跳跃
在民生领域创业,企业有没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大发展?
王福胜的经验是,很难。
“接地气”是民生领域的特点,也决定了它的发展步伐需要扎扎实实,即使借助资本也很难一下把泡泡吹大。
那有没有可能实现发展小跳跃?
王福胜的经验是,有。一是巧借第三方专业公司的力量,另一个就是借助人才的力量。
王福胜一直有一个观念,术业有专攻,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。所以中之杰在规模很小的时候,就开始和第三方服务公司合作。比如,中之杰和三人众品牌策划公司的合作历史持续了近十年时间。
但王福胜对第三方服务公司有个清醒的认识,企业才是发展主力,自己只是借助第三方公司的专业,少走弯路,实现小跳跃。他认为,减少弯路有时候就是捷径。
所以王福胜一直把握一个原则: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投入,只要能回本,有增长,就追加。在这个原则下,王福胜收获了一些成功经验。
比如,2010左右,王福胜敏锐察觉到节日产品对食品企业的重要性。那时,中之杰年销售额才几百万,王福胜就果断拿出一笔钱来找策划公司推广自己的月饼产品。
刚开始,王福胜小心做着测试,感觉市场有起势后,迅速将推广费用追加到200万,广告一下就铺满了长春的几条街。
那一年,中之杰开始在长春打响品牌,销售额也翻了两翻。
王福胜总结的第2个实现小跳跃的秘诀是:抓人才。
2004年,王福胜想开发新品苦于没有人才,灵机一动,想出一个主意,在员工大会和门店前发出寻找伯乐的英雄帖。
不久,有人把一位年轻的炸麻花高手推荐给王福胜:这位擅长炸麻花的人叫张宝成,人称小山西。他到长春办事遇到麻烦,兜里只剩20元,买不起回去的车票。
王福胜亲自带蓬头垢面的小山西洗澡剪头,吃饭住下,定好技术转让条件。
小山西不负所望,炸出的“无水蜂蜜月酥麻花”很快就让中之杰的门店就排起了长阵,当年就成为了销量排前的爆款产品。
“民生领域创业,靠的是持续运营能力,不可能一夜暴富。”王福胜强调。
“很多刚入行的创业者,最开始脑袋想的画面往往是开业即赚钱,开业即火爆。当现实一不如意,便产生了懈怠,最后陷入恶性循环,倒在幻想破灭里。”
王福胜最后警告说。